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折叠
品牌标识
  1. 主页
  2. 超级宇宙战舰大战 (SSW)
  3. 緋月軍團對星戰艦設計與實戰分享~

緋月軍團對星戰艦設計與實戰分享~

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超级宇宙战舰大战 (SSW)
联盟泰坦斯
4 帖子 3 发布者 5 浏览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此主题已被删除。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
  • S 离线
    S 离线
    swears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1

    好吧~遊戲也已經度過一段時間~開始來分享開服到目前的對星艦隊設計及實戰分享~

    [attach]1352[/attach]
    這個是開服一開始的第一代對星艦~
    設計理念採用4個推進器(太多太少都不好)太少走太慢~鋼球都會被射程長的制導武器射光~無法達到對星戰艦節省氫的目的~
    而太多呢~走太快~在一般戰場上~容易太突前~受到敵方戰艦指定為最近攻擊被輪姦~(而一般軍團主力大多在3推~4推之間)
    因此保持在4推雖然會讓主力浪費些氫去射鋼球~但是在主力的保護下~可以使對星戰艦存活率提高很多~
    理論上如果對方是鋼球~就有對星戰艦的用武之地~一般的小盾球~那讓主力戰艦浪費點氫也沒關係~

    第二點由於遊戲初期~防禦武器星砲及雷神的殺傷力遠大於一般主力所以在設計上掛載了一個星盾~而後期隨著制導武器的普及~將使對星艦必需開始加掛防空武器

    第三點~加掛2個4級倉庫(是我當時最高科技)~可以保證對星艦有10~15回合的攻擊~

    對星戰艦適合的編組型態目前我採用的是 1個指揮官帶200台一格的型態~
    太集中雖然火力強大~而且HP多可以減少死亡情形~但太集中也有缺點~就是對星戰艦火力的浪費~有人喜歡用一次40萬以上火力的方式編隊~但在初期~由於資源有限下~其實大家的星球上星盾的質量差異很大~有些是鋼球~有些是豆腐渣工程~用40萬一發去打豆腐渣工程明顯會有浪費情形~~
    所以~1個指揮官帶200台一格的型態~在遇到鋼球時可以完全發揮攻擊~而萬一遇到豆腐渣工程 200台就可以解決掉了~ 剩下的對星艦就可以更有效率的進攻下一個星球~~

    而在實戰上~200台一格的型態目前在初期及後期~都能有效抵抗敵方主力及星砲的攻擊~不致至於全滅~ 在被雷神劈到時~初期這200)台對星艦大約存活100~130台~ 被主力打到時大約會有20~50台損失~依然能保有一定程度的戰力進行下回合的攻擊~在存活率上算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談到我第一台對星船就使用6級科技的投下式反物質炸彈~是由於~陸軍物件 需要很多的LOLI 不易對星戰艦的量產~所以我放棄使用~

    第二代的對星戰艦~

    [attach]1353[/attach]

    第二代對星戰艦主要是因應略儒拉戰艦的使用~以及制導武器的普及~需要提高對星戰艦的存活率~
    整體設計理念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隨著科技提升~將物件升級一下~並且在第二代對星艦上增加了防空機砲物件而己~
    編隊上依然還是200台一格~~ 雖然在計算上1台對星10個投下式反物質炸彈 是900攻擊力~200台應該是18萬攻擊力~但在實戰上
    是有21~23萬不等的攻擊表現~我想這是因為對星艦有指揮官命中加成~而星球沒有指揮官的迴避效果~導致~~

    因此~在這裡延生出另一個課題~因為對星戰艦VS星球時星球沒有指揮官效果~所以對星戰艦的攻擊加成將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所以對星戰艦的指揮官命中率是很重要的選擇~~再來輔控裝制 引力火控雷達~這物件的效果應該會使對星戰艦在火力上表現更加突出明顯~
    但由於本人的發展模式是軍團寵物~沒有大量資源~再加上是制導+對星科技的雙發展模式所以沒有積極發展輔控科技~不過以後發展對星科技的人~請要多注意輔控科技~

    在實戰上~200台一格的型態~ 在被雷神劈到時~這200台對星艦大約存活150台~ 被主力打到時大約會有20台損失~依然能~在存活率上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持久戰能力~

    到目前為止~忘記提到對星科技有多貴了~基本上在同時期的對星戰艦及主力戰艦來比較~ 對星戰艦大約比主力戰艦貴上 50%~100% 也就是說1台對星戰艦的花費大約是1.5~2台的主力戰艦~

    當然我貼的設計圖都是我當時的科技下的產物~並非限定一定要這個物件不可~只是這設計圖上的戰艦是的確經過實戰檢驗的艦種~不是理論艦種~

    第三代對星戰艦~

    [attach]1354[/attach]

    這一代對星艦~在設計上只是更新科技上的應用~最大的不同就是採用了反應裝甲~以及黑洞炸彈~
    在特色上由於黑洞炸彈有二個特點有別於投下式反物質炸彈 一是威力上大約是2倍~二是黑洞炸彈有裝填1回合~而投下式反物質炸彈 沒有~
    所以在設計上為了避免火力的浪費~所以將黑洞炸彈設計成2個群體~每群4個物件 ~在開火時如果是打到豆腐渣工程那就可以省下一組~在下個回合繼續進攻~增加進攻的效率~

    在實戰上200台一格的黑洞對星戰艦的攻擊能力約是60萬~62萬攻擊火力~

    而反應裝甲的運用則是增加對星戰艦的存活率~可以在被雷神劈到或是主力打到第一次時完全沒有損傷~在存活率上比第二代戰艦增加一倍~

    好了目前我的對星戰艦設計與實戰分享先寫到這~等我第四代對星戰艦出來時~再來補充分享吧~~

    對了目前我服役中的對星戰艦~
    第二代對星戰艦有600+台(生產800台~差額就是被雷神劈死的)
    第三代的對星戰艦有500台(生產600台~差額就是被雷神劈死的)(還在造船廠內的預備役對星戰艦不算在內:devil: )

    提供大家在實戰上的參考依據~目前這些對星戰艦~第二代對星戰艦經歷對PLANT 戰役一直到目前的對AT 戰役~實戰星系不下 50場~

    第三代對星戰艦經歷對在對PLANT 戰役末期才開始服役一直到目前的對AT 戰役~實戰星系不下 20場~

    至於第一代對星戰艦? 當然是死光光了~~:defy: 你以為被PLANT 滿地的雷神劈到4~50次的不會滅才奇怪

    [[i] 本帖最后由 swears 于 2007-12-24 04:17 编辑 [/i]]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J 离线
      J 离线
      JuliusCaesar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2

      关于第一代,在初期弱推情况下,可以选用陆军,有装填意味着爆发强,相对节约无作为回合
      关于第二代,护盾6-10的中性磁场个人感觉是属于鸡肋都不如的组件,完全可以用IF替代
      关于第三代,如果科技不够时空盾,可以装IF和高数量机炮,以实际效果来看,机炮在战场的实际防御力远大于重力护盾
      另外,鉴于对星武器比较昂贵,建议一艘船上不要加装太多对星武器,5-6个就差不多了
      对星设计的理念,不应该当成一次性消耗品,可以当成清钢球的重盾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defy: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A 离线
        A 离线
        AD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3

        事實證明很硬的對星盾還是會輸給NC AI...
        1800+被7000+AT主力輪暴的怨念...飄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 A 离线
          A 离线
          AD
          写于 最后由 编辑
          #4

          另外補充一下我已經放棄任何的反應甲...經過實測
          反應甲並不是FOX說的對應1次攻擊
          而是對應1種武器的攻擊
          所以遇到混裝的主力照樣一發死...如果對方是單種武器的話倒是可以讓它浪費很多H就是..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0
          回复
          • 在新帖中回复
          登录后回复
          • 从旧到新
          • 从新到旧
          • 最多赞同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 2026 xyz-soft.com
          沪ICP备10216881号-1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