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星際聯邦的星塵(沒發過話應該沒人知道才是),目前星際聯邦大部份領土皆已失守。
同時這些星球將在短期內轉化為自由行星同盟的資源,各大勢力可以說是都在冷眼旁觀星際聯盟的毀滅,卻沒有想到在接受星際聯邦之後
自由行星同盟的強度將會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不管是戰艦的生產量、資源生產量、科技生產量,都足以同時硬抗至少兩個國家以上。
EU的資源並不是開玩笑的,想必擁有EU的國家也很清楚,後線更是長久的經濟支柱,在併吞聯邦之後,後線的生產量將是其他國家的兩倍
前線的生產量更是難以計數,在自由本身的資源之下,要在佔領之後七天內樹起雷神之鎚或是星盾、星炮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可是各大勢力卻在冷眼旁觀!如果等待著最後的結果出爐再來行動的話,那麼面對的將是難以攻破的EU要塞,同時"練完兵"的指揮將在第一回合佔據了最有利的態勢,他們的火力將會在第一回合就壓制住所有的進攻部隊,到那個時候再來,恐怕就來不及了。
現在星聯的本土也已經告急,即使是相同強度的艦隊在幾番交戰之後也已經消耗殆盡,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失誤導致連番失敗,現在對方的指揮官穩穩的佔據了先手,即使是同樣數量的艦隊,在一輪火力消耗之後又能剩下多少?
醒悟的太晚,養肥了自由,是我們的錯誤,但是各位要等到這個目前算是狼的自由成為了獅子之後,才打算跟他們來搏鬥嗎?
盟約永遠都是掌握在強者的手上,或許自由會說他們從此之後不進攻、專心種田,那也只是培養勢力而已,到時候除非多國聯盟,不然有誰能夠抗衡?
況且要撕毀盟約,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先兵後禮在這個遊戲也算是常態,沒有派駐間諜、完全的和平更是可怕,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艦隊會從哪邊過來。
我承認我打這篇文章,是要找救兵,但是大家也不可忽視目前自由的勢力以及潛力,或許現在看起來還沒什麼,但是一國擁有兩國的資源、高級的指揮官對上兩國不一定協調、等級不一、戰術無法配合的話,那我並不看好。
你們還在等什麼呢?JN、FS、銀河等諸國的首領?
[color=Red][size=4]以上發言一切由星塵本人負責,如有功勞歸於聯邦、如有罪過歸於我身。[/[/size]color]
[color=black]
目前就本方掌握的資料,自由目前掌握了高級的彈道以及制導技術,這兩項都是烏龜艦隊可以抵擋的。
同時,他們的防禦艦隊幾乎以防禦定向能、彈道為主,但是過幾天我就不敢肯定了......在科技的支援之下,樹皮要出來是何其簡單的事情。
強大的EU所提供的H3,要造出完美防禦的斷層護壁艦隊也不過是幾天內的事情而已,消耗的H3再兩倍的EU支援下幾乎可以不值一提。
指揮官更是強大,多數LV7擁有技能的指揮官在挾著必勝攻勢之下蹂躪反抗艦隊火獲得的經驗,至少已經有幾十位之多了吧?
等到科技點結束,自由全面量產LV7以上,恐怕也不是難事,多餘的科技點將在勢力科技上獲得巨大的回饋。
說句實在話,我們的最猛烈的反抗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少許的麻煩罷了!如果在沒有勢力伸出援手,滅國也已經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這些據點都將被自由佔有,豎起自由的期織、建立自由的船隊,JN的艦隊目前是14萬,這是一國所能做到的,那麼舉兩國之力能夠如何,這恐怕是難以想像的。
右更三戰役(錄像等打完再說.....),指揮官的差距更加明顯,聯邦並不是沒有軍隊,自由的做法也相當正確,先用幾隊炮灰消耗聯邦的氫彈數量之後,在進行總攻擊。
在一開始雙方可以說是對等狀態,甚至可以說自由有些不利,但是後來呢?第二回合之後,自由大量艦隊到達,除了少數曾經練過的將領之外,清一色都是自由優先開火,艦隊先承受一輪砲火之後再進行反擊,又能發揮出多少實力?能發揮出多少戰力?
(腦殘的我居然將向轉移砲擺在星門第一格,榮幸的當了彈道重力砲和傑夫粒子的試驗品......承受五、六輪差不多數量艦隊的攻擊後全滅。),在第二回合依靠著防禦優勢,我們仍然殲滅了
"少許"的自由艦隊,但是接下來第三回合,依舊是自由優先開火,隨著回合的過去,聯邦的反擊將越來越弱,戰局再第三回合幾乎就可見到了。
說的難聽一點,如果不是有些人將艦隊後擺的話,現在就是自由練兵了。
另外這是"個人的發言"
在此嚴厲的譴責"自由10/5號的談和聲明",明明知道我方已經算是「無政府狀態」,還要求談和,根本是司馬昭知心─路人皆知了。
我方已經全權交由靈魂黑客負責,但是這位外交官也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了,混亂的政府狀態我們也沒辦法選舉出一位外交官來。
之前的我就就不清楚了,身為小卒以及學生族的我,只能看公告來決定動作而已。
同時再重申一次,除非軍部"臨時高層"有決定或政策,不然我們不會談和,即使是小卒也將反抗到最後一分一秒為止。[/color]
另外再次聲明,此次是我私自發言,請不要溽及聯邦,說時請指名道姓說我就可以了
另外再次聲明,此次是我私自發言,請不要溽及聯邦,說時請指名道姓說我就可以了
另外再次聲明,此次是我私自發言,請不要溽及聯邦,說時請指名道姓說我就可以了
[[i] 本帖最后由 星塵 于 2007-10-8 21:30 编辑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