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地图的改进
-
是否可以尝试
[color=red]双环[/color]结构呢
整个银河系由内外[color=red]两个环状黄道[/color]串联
内环12黄道星座,外环12黄道星座.
内环12星座按[color=red]蛛网式分布[/color],外环12星座按[color=red]蛛网式分布[/color]
内环/外环之间是众多的其他星座,[color=red]这些星座互相之间不能通行[/color].
但是他们都与内环中的1个或者多个星座相通,外环中的1个或者多个星座相通.
为设计偶然性内环到外环之间有12条死亡通道,
他们[color=red]直接链接内,外环[/color],并且跃迁时间很短,但是经过这些死亡通道会[color=red]损失随机%的舰队[/color]. -
还是坚持星界式的分布~
虽然平面宇宙没办法重现,可以吸收下设计思想
宇宙航道75%采取单通道,20%的星系为拥有3条航道的分叉路口
其余5%为4航道以上的交通要冲星系
特别设置10个左右拥有8~10个航道的核心枢纽星系,均匀分布在宇宙
的四周
让这些星系成为各国目标的核心地区(实际就是首都了,当然把它当边境也可以
不过一旦给攻陷,己方领土就给分分割成连接点很少的几块),而且这些核心星系
附近拥有较高的产能(不过范围要比EU小的多,就周边数个星系,洞数也仅
比边境多几倍而已)
开始时这些核心地区有EU的远征部队镇守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突出了航道的重要性,补给线很多都是长长的一条
20%的分叉星系,控制着这些长条航道关键,为孤立分割地领土的作战
提供了平台...
但单一向敌方腹地的入侵,很容易遭到截断补给线的危险
也就是航道越多的星系战略地位越重要
核心星系就极为重要,作为条条大路通来的“罗马”
只要给敌方攻陷,所有领土都在敌国的进攻方向上
离亡国不远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加入首都的概念,皇帝可亲自指定某一
星系成为首都,该星系所有球归皇帝所有,并自由分配
赠与,一个势力首都只能指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