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续1
-
‘萌’现像的现状
萌其实是可以计算的算式。萌元素的种类很多,而这些萌元素并不需计算,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也许某部作品的女角,并没有经过萌的计算,但她一样可以萌。但以萌系作品来说,萌却往往是经过计算的。
萌系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萌元素计算后,集中于少部份角色上。这些萌元素本身可以是常见的,但要如此集中地出现于同一个角色上,就是人设时计算的结果。举个例,《拜托了,老师》的风见瑞穗就是典型经过萌的计算的角色:人妻、御姊、老师、外星人。完美的计算下才能产生完美的萌角色,才能吸引最多的受众。就如前面所说,萌的本质是带有非现实的妄想成份,就是因为现实里找不到完美,才会在二次元里找。而‘萌’就是找寻心目中完美的女孩的一种表现而已。
只是,萌的千变万化,是开始还是结束?随著「萌元素’愈来愈系统化,也代表著「萌’的活力正在衰退。事实上,当萌系作品愈来愈多,但新的元素愈来愈少的时候,就代表萌已愈来愈走入窄巷。组合可以千变万化,但元素本身却没有新的发展。换句话说,现在玩的萌元素已开始老调重弹,只不过是利用不同的配搭来制作一点新鲜感而已。
萌的流派基本上已经定下来,而ACG经常玩的也主要环绕这些王道题材,只是用配菜的转换来区分而已。一般而言,萌的元素可分成以下数类:
身份
例如青梅竹马(To Heart 神岸明)、女仆(魔力女管家 麻幌)、老师(Happy Lesson 一文字睦月)、义妹(D.C.da capo 朝仓音梦)、巫女(神无月巫女 姬子)、妖精(罗得岛战记 蒂德)、机械人(To Heart 玛露琪)、学生(LUCKY STAR 泉此方)、幼女(草莓棉花糖 松冈美羽)等
外表特征
外观又可以分服装和身体,例如猫耳(Di Gi Charat 数码子)、水手制服(全金属狂潮 泰莎)、眼镜娘(草莓100% 东城)、贫乳(幸运星 泉此方)、机械女(人型电脑天使心 唧)、女仆(机械女仆 阿唯)、女巫(犬夜叉 桔梗)等
性格
例如傲娇(幸运星 柊镜)、害羞(君望 凉宫遥)、天然呆(School Rumble 天满)、温柔(青出于蓝 樱庭葵)、火爆(全金属狂潮 千鸟可奈)等
语言
例如无口(机动战舰 星野琉璃)、关西腔(樱大战 李红兰)、口癖(Keroro军曹 摩亚公主)、毒舌(Rozen Maiden 翠星石) 御宅口吻(LUCKY STAR 泉此方) 等
行为
例如每朝叫主角起床上课(To Heart 神岸明)、校门等放学(心跳回忆 藤崎诗织)、爱心便当(心跳回忆 虹野沙希)、暴力(全金属狂潮 千鸟要)、爱跌倒(全金属狂潮 泰莎)、穿越时空(犬夜叉 日暮戈微)、御宅(LUCKY STAR 泉此方)等
当然,萌元素绝对不止这么少。也有一种是声优萌,是A和G专有的,简单而言就是利用声优本身来作为萌的元素。
有些萌元素可以单独使用,有些则要混用才有最好效果。像‘每朝叫主角起床上课’,就必须配合‘青梅竹马’或‘义妹’,例如《To Heart》神岸明、《同级生》鸣泽唯。‘毒舌’与‘傲娇’混用,如《蔷薇少女》翠星石;‘关西腔’与‘口癖’合用,如《樱大战》李红兰;‘千金小姐’与‘口不对心’并用,如《School Rumble》泽近爱理。
但配搭的王道愈多,就代表愈来愈公式化。公式化代表活力开始衰退,因为一切都有公式的话,创新精神就会减少,玩的手法也会愈来愈窄。萌派作家都知道路愈走愈窄,都尝试从其他东西入手,去找新的元素。但萌系作品不断推出,而新元素却没有随着比例增加,使萌系角色愈来愈易出现重叠。有些作家为了避免此情形,就将角色由两种萌元素组合,变成三种、四种。但过犹不及,过多的萌元素会使读者变得过滥,尤其女角一多的话,‘滥萌’的感觉就更强烈。
有一些作家会利用其他东西去包装,让老调重弹的萌元素,‘看起来’有新的元素。例如军服并不会让人萌,但让一班萌系女角穿上就会有新鲜感。一只羊、一个西瓜本身并不会令人想到萌(猫是例外的,因为猫属性属萌元素一种),但把它拟人化了,加入传统的萌元素,就看似有新的元素加入,但本质上其实都是老调重弹的。
当然,元素本身是百搭的,就算随便混用都有效果。有时候,明明是有冲突的属性,都可以有特别的效果。如《老师的时间》的童颜老师美佳,就是萝莉 + 老师属性;《这是我的主人》的泽渡泉,就是女仆 + 暴力女属性;《Happy Lesson》的九龙长月,就是女扮男装 + 旗袍属性;《R.O.D》的读子,就是御姊 + 天然呆属性。配搭本身很大胆,于是就有新鲜感,反而因此而爆出冷门来。所以要让‘萌’继续发展,创新的大胆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但不管萌本身是否在走进窄巷,受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受众本身并不介意老调重弹的话,萌本身有没有变化都是小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