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次来这里那个贴居然被封了
-
[quote]原帖由 [i]bluesun[/i] 于 2008-2-18 22:41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206&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乃去打41年的马来
看英女王打乃屁股不 [/quote]你家大马要是没有橡胶和石油,小鬼子擂你吗?再说了英国现任女王在二战时可是公主哦,你不能随便把人老爸说死了。
-
偶先转个好玩的。
意大利和日本意大利军队伙食供应
面包大米:630克
黄油植物油:40克
蔬菜:350克
肉类:240克
鱼:30克
葡萄酒:250克
啤酒:250克
水果:300克
点心:65克。日本军队伙食
没有饭团就会战斗力大减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炼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日本陆军昭和6年伙食标准:
米:640克
麦:200克
罐头肉:150克
乾菜:110克
泡菜:40克
酱油:20克
盐:12克
糖:15克
茶:3克
在前不久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还可以就士兵自带的口粮过日子,然后就开始节食减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的,一点奶糖都是十分珍贵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动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队到后方休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能按军部标准发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队就地”征发粮食,实际就是抢劫“。现在看的资料上的数字只能是在后方或是在平日演习中才可能吃到的,当时前线日本士兵一个月应该配给两次奶糖、饼干和糖豆、豆包、羊羹等甜食,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特别爱吃甜食,估计与生活贫困有关。日本当时的后勤系统相当垃圾,特别是食品配给(小鬼子们都是骂声一片啊)于是侵华战争开始后,部队食物配给就一个命令现地自给:抢!
中国老百姓的猪,鸡可就遭难了,日本鬼子在战争中抢劫可比土匪有过之无不及。
日军下级军官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回忆:每次部队转移驻地的时候,一般只带上5左右天的口粮,假如5天内不能到驻地的话,那么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排人进入丛林猎杀或采集野果充饥,并且在第三天开始减少口粮配给;而且里面也写到,如果部队是开赴前线的话,那么会把驻地的牲口带上,用来提供肉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日军经常发生杀吃战俘,甚至是自己战友的事!
日本旧陆军的伙食较差,不过也有特例
1944年春季某日的731部队菜单
高等官早餐:
鸡蛋豆腐,猪肉丁酱汤,烧柴鱼、腌山榆菜、咸梅子等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
高等官午餐:
汤或橘子汁,扒烧牛肉,炸大虾,猪肉炖牛蒡,小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冷果子,咖啡
高等官晚餐:
啤酒或白酒,金枪鱼生鱼片,蒸猪肉豌豆豆腐,醋拌萝卜丝肉丝,小菜,水果,白米饭,甜食,咖啡
判任官以下早餐:
猪肉丁青菜酱汤,醋拌笋、腌山榆菜、咸梅子等小菜,白米饭
判任官以下午餐:
猪肉炒花生米,炖猪肉,小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果子
判任官以下晚餐:
生乌贼片,葱头炒鸡蛋,古老肉,白米饭,甜食,绿茶
这与731细菌战部队拥有大量做试验用的动物和食品原料,有很大关系。 -
[quote]原帖由 [i]凳子[/i] 于 2008-2-18 22:38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195&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原来殖民地不算的啊:o_o [/quote]
突然发现我这次和你站到了一条战线上:han3:
-
日本海军二战的饮食
舰上的军官以上:
早餐
鱼干、海苔、味增汤、腌酱菜、白饭(日本人只在生病时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也可以于前一天晚上告诉勤务兵准备咖啡、麦片粥之类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经验的军官并不会排斥这一类西式早餐,但是大多数还是喜欢日式早餐。
午餐-
按照汤、鱼、肉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论寒暑用餐时需要穿上外套、并且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务兵随伺在旁,有时也会在司令官厅用餐,同时招待舰队要员等一同进餐(按照礼仪,司令长官坐于桌子一边中央,参谋长跟他对面而坐,其它有资深幕僚人员、副官、舰队译电长、舰队气象长、舰队轮机长、舰队主计长、舰队医务长、舰队军法长、旗舰舰长等)。
军官分高低阶分别在军官室跟基层军官室中用餐,联合舰队司令官用餐前五分钟,军乐队集合在后甲板,演奏半古典或欧美的流行音乐,而非军歌军乐等,即使在战中也保持这项传统,这也算是乐队每日的练习时间。官兵们多半尽快吃完午饭,到后甲板享受音乐。不过这只有在舰只锚泊的时候才会举行。
晚餐-
日式,包括生鱼片、腌蔬菜、烤鱼、蒸蛋、味增汤等日式料理,在军舰位于不同地方时会有当地风味菜,如龙虾、鲷鱼等。
晚餐后吃不饱的军官会向勤务兵要剩饭,事实上是伙房特地多煮一锅来应付这些军官,另外在加上几个荷包蛋跟酱油、乌醋等当作第二顿晚餐。
舰上的菜色随军舰的大小各异,越大的菜色越好。海军中以「大和旅馆」的菜色最好,但是山口多闻却抱怨量太少(他是出名的大胃王)。
:军官必须自付伙食费,年轻的军官们往往花钱如流水,有家计的特务军官(从士官升上来的军官)相较之下比较懂得节约。
一般士兵:
没像军官一样必须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并有,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主食是混了大麦的米饭。早餐也以饭、酱菜为主,七点半用早餐,但是在吹起床号前就必须起床值日的时候,为了先填饱肚子,会跑到厨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厨房给他们大麦饭、油豆腐碎片、伴上酱油跟酱菜的杂菜饭。
由于受到传统饮食的影响,日本的军事后勤部门一直想尽一切办法改善飞行员伙食.以执行轰炸重庆任务的飞行员为例,他们的主食是三明治和寿司,喝的是好茶和葡萄酒,以及在当时最高级的乳酸饮料。
此外每个飞行员都另外配发巧克力和优质的糖果。
关押在日本的英美战俘的伙食
食物方面,早餐有米饭及汤,午餐有米饭及紫菜,有时会有面包,由战俘带到工作地点,晚餐也是米饭、汤及一款蔬菜,例如洋葱、土豆、萝卜、卷心菜或茄子,每隔10天会有鱼,一个月有一两次肉。
餐饮方面,由负责管账的日本兵提供大米及蔬菜,战俘轮流烹调,食物基本上是日式:一碗白饭、一碗味噌汤及一些泡菜。在部份营舍,一日会有一餐面包,一个月数次有肉或鱼,但随着日本食物供应紧张,富蛋白质的肉类后来就没有了。平时战俘要带着饭盒工作,在一些情况下,雇用战俘的公司也会提供一点食物。
战俘最严重问题之一是饥饿及营养不良,虽然日军声称在战争最困难时期,已经尽力为战俘提供食物,但无可否认的是,战争结束时,战俘都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中。
战俘若偷田里的蔬菜会被严厉惩处,但捕捉蛇、龟及青蛙等就无人理会,在极少数情况下,战俘还会收到红十字会的包裹,但也有一些战俘表示,从未见过红十字会的物资。
英美平民集中营的物资供应主要由日本军事当局提供。另外,集中营内设有小卖部,有零星日用品可供购买,允许红十字会等机构邮寄物品进去。
除了基本的饮食外,允许可以每月一次接受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渠道转寄来的亲友的包裹。食品按人定量供应。食堂定有食谱,品种尽管比较单调,但是如果供应正常,则基本营养还能维持。对于、病人、婴儿,还有些特殊的供应,如牛奶等。
。当战事吃紧,物质匮乏时,情况就很不一样了。1945年春天,随着战争的推进,上海外侨龙华集中营的物质供应陷入困境,煤、食品、水全部短缺:
1945年5月31日,食品配额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早餐:一周四天——长柄杓绿茶;一周三天——一盎司粥。
午餐:一长柄杓水煮洋白菜和一点肚子末,一盎司马铃薯和2盎司甜菜根。
晚餐:取消。
总卡路里=300
这些饭菜由炊事班的人送到每栋房子里。一旦离开了每月寄来的包裹,外侨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关押在日本的中国战俘和劳工的伙食
日本对中国战俘和劳工极端残忍,伙食是橡子面和谷糠等混合的难以下咽的食物,在巨大的劳动强度下,连基本生存都保证不了!
在中国的日本战俘的伙食
日俘每天的粮食定量是17两米、8两面、16两菜。他们自己种菜,自己油印小报《阵中新闻》。当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阵中而是在集中营里了。
日俘患病后,轻者在营房里休息,重者则可住进伤病兵收容所。那里的伙食比集中营要好,医药治疗也很及时。病房里打扫得很干净,每一张病床旁的小柜子上,都放着一只啤酒瓶,瓶中插着盛开的菊花。 -
晋绥边区的供给标准
1944年9月1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颁发的供给标准为:
(1) 口粮(每人每天):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750克);政、民系统的干部小米1斤6两(687.5克);交通员、战士等小米1斤8两。
(2) 伙食(菜金,每人每月):大灶肉2斤,油15两(468.75克),盐1斤,菜45斤,炭45斤(烧木炭者加倍);小灶肉4斤,油1斤8两,盐2斤,菜45斤,炭75斤(烧木炭者加倍)。
(3) 政、民系统津贴(每人每月):行署正副主任小米3斗(每斗26斤,共39公斤),临时参政会正副议长、驻会委员、行政委员小米2斗。专署专员、行署处长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发本币,专员、行署处长津贴25元,县长、专署行署科长等20元,区长、县政府科长等15元,战士、班长等5元。
(4) 妇女卫生费:女干部生育时,除统筹部分发给标准布1匹、棉花2斤外,由各所在机关自给鸡3只、红糖1.5斤(750克)、鸡蛋60个、麻纸300张(双生子除布、棉花外,其余加倍发给),并在产前一个月、产后一个月,享有小灶标准待遇。
新四军的供给标准
1945年1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规定的供给标准,例举主要项目如下——
口粮(每人每天)
机关人员白米1斤8两(750克);部队人员白米1斤10两(812.5克);机炮部队、军工厂人员、教导队、海防队白米1斤12两(875克)。
伙食费(口粮在外)
菜金:兵团每人每天蔬菜2斤,油5钱(15.625克),盐5钱,柴2.5斤,烧茶、洗澡、洗脚、洗衣服用柴1斤,也就是每人每月食油、食盐各15两(468.75克)不到1斤(旧秤1斤=16两),折价开支。
肉金:主力兵团每人每月肉1斤,按市价实报实销。并规定每月1日、16日集体购食,非特殊情形者不得发现钱。地方兵团主力每人每月肉12两(375克),区常备队以下0.5斤。
津贴费
普通津贴:主力兵团每人每月按20斤米定价发给,地方兵团主力按10斤、区常备队以下按6斤发给,并规定每月25日发(每斤米约合今人民币1.5元)。
肥皂:4至9月每月一块,其他各月每月半块。此外,妇女每月草纸50张。
干部保健:排以上干部实行普通保健,每人每月供给的数目为:排级,猪油0.5斤;连、营级,猪油1斤,猪肉1斤;团级,猪油1斤,猪肉2斤,鸡蛋30只;师级,猪油1斤,猪肉4斤,鸡蛋90只。
以上猪油、猪肉、鸡蛋按定价折钱,与津贴费同时发给。
服装
根据经济条件、物质来源和部队必需之实际情形发给。原则上每人每年发制服两套,衬衣两件,棉制服1套,棉背心1件,被毯二年1床,饭包袋1只,弹袋1条,米袋1条,雨伞1把,饭碗1只,布鞋6双,袜子4双,毛巾4条,每班哨兵大衣一件,每个干部大衣一件,其他装具按实际情形补充之。鞋子:侦察员、便衣通讯员、特务长每年12双,武装通讯员每年8双。
供给标准的上下浮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地区和部队的供给标准有所提高。如有的地区在原有的大灶、小灶外,增加了中灶待遇,规定县级地方干部和部队的分区级政委等享受。中灶的供给标准,油、肉较大灶多一些,细粮比重也多一些。 -
英国
英国皇家军队 的伙食当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伙食水平低于美国军队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英国步兵每日配给:
1又1/4磅鲜肉或冻肉,或者1磅罐头肉或咸肉
1又1/4磅面包,或者1磅饼干或面 4盎司咸肉(熏肉)
3 oz. cheese; 3盎司干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酱 3盎司糖2盎司盐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鲜蔬菜,或者2盎司脱水蔬菜。 1/10吉尔酸橙汁(在缺乏足够新鲜蔬菜的情况下作为替代品,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1/2 gill rum; 1/2吉尔朗姆酒(1吉尔等于四分之一品脱)
每周供应不超过2盎司的烟草
在必需的时候允许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 4盎司燕麦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面包或者饼干。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 代替 1/6盎司茶
使用 1品脱勾兑酒(葡萄酒,白兰地)代替1配给量烈性酒
使用 4盎司干果 代替 4盎司果酱
使用 4盎司黄油、猪油、人造黄油,或者1/2品脱食用油 代替 4盎司咸肉(熏肉)
在二次大战时,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在进行夜间轰炸飞行任务前,会配给含有欧洲蓝莓的饮食,在二战时来保护视力,提高投弹的准确性。研究显示:欧洲蓝莓能够加速「视紫质」再生的能力,以促进视觉敏锐度,这对于常需要目测飞行、视力要求十分严苛的飞行员来说是一大帮助。
在西餐的菜色中,特别是汤、羹类菜肴,是比较少放盐等调味料的,食用时要根据各自的口味放进盐、胡椒粉等调料。而士兵的食盐配就是在喝汤的时候调味用的,并不是拿来蘸面包吃的(俄罗斯的除外,他们传统习惯就是面包蘸着盐来吃,英国人则没有这种习惯),而士兵每日配给中的蔬菜大都是用来熬成汤后再分发到士兵手中。
另外,西方士兵伙食中的脂肪类配给(如黄油、牛油、腌肥猪肉等),除了给士兵用于涂抹面包外,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给士兵们拿来煎香肠或者熏肉。要知道,一条热烘烘的、用黄油煎过的香肠的滋味是和原来那种充满冻油脂的香肠差天共地。
英国盟军战俘待遇
红十字会报告说盟军战俘生活条件令人满意
1941年估计有大约二百五十万名英法战俘正被关押在遍及德国和德占领土的战俘营内。法国人占最主要部分,有将近两百万;波兰人有数十万;比利时人、荷兰和挪威人有数万;英国人有大约44,000人。
红十字会代表团被获准进入战俘营以报告情况。尽管具体情况差异很大,但通常都发现情况令人满意。关押军官的onflags营伙食更好,(实际因为是战俘自己管理食品的烹饪分配,于是舞弊现象发生,在士兵的汤锅里经常是只有蔬菜和烂土豆,而军官的汤锅里却比较丰盛有许多肉)而且比关押普通士兵和军士的stalags营更舒适。dulags是转移营,战俘都首先被送到那里。一位红十字会代表Marti医生在他关于Dulag Luft的报告中写到:“房间里有一到三个床铺,一些桌子和安乐椅,异常舒适,有餐厅,每晚有威士忌、纸牌、各种游戏,在营地外散步……”
战俘的主要抱怨是厌倦,是由平淡的日子导致,可能首要是因为战俘营标准的汤和土豆伙食。在红十字会最近参观的几个战俘营,冬季服装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德国以不断膨胀的价格销售额外的衣服对这种情况没多少助益。
但同纳粹集中营中“持不同政见者”的待遇相比,尤其是同犹太人相比,给予战俘的条件是相当仁慈的。
在东南亚被俘的英美战俘受到残酷虐待,由于日本士兵蔑视投降的军人,因此残暴的行径是普遍现象,从事桂河大桥修建英美战俘,他们不得不自己做饭,大半靠日本人配给的质量低劣的稻米维生。这些稻米都已孳生了象鼻虫和蠕虫,在中午的时候勉强还可以被挑捡出来,但在早餐和晚饭的时候,因为完全是在黑暗中进食,便根本无法辨识,只能囫囵下肚了。由于无茶可饮,这些英国人要么只喝白水,要么饮用焦糊漆黑的米糠煮出来的“炭烧咖啡”。 -
美国军队
美国的伙食最为丰盛。
在战场上将咖啡煮到有有滋味得地步则要很多柴火和淡水,同时在前线点火更有自杀的嫌疑,所以美国军需部绞尽脑汁找到勒两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将咖啡磨成很细的粉末,制成可溶咖啡,对水即饮 二是把咖啡豆在产地烘烤,然后小批量磨碎,即冲即饮。
巧克力、可口可乐口香糖和野战饭盒,曾是二战中美国官兵随身不离的几件受用物。自诩“二线球队”的美国,直至1944年才大规模参战,400万出境军人,一年里竟然喝掉10亿瓶可乐。外表吊儿郎当的美同大兵,所到之处,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高兴时还向周围儿童撒发。那些被战祸搞成破落户的西欧人,看着羡慕不已。这种野战饭盒,不仅有涂好黄油的面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还夹有两支“骆驼”牌香烟和3根火柴,饭后还可抽上几口。
他们吃的食物鸡蛋粉是主要的早餐来源,用各种形式制作,一般是搅拌。不管怎么做这些蛋,有烤薄饼,用面粉和鸡蛋粉制作,不仅像飞碟,而且简直一模一样。军队派发的“热带黄油”,因为制作的时候考虑到要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变坏,所以无论用什么办法都难以融化。面包是新鲜的,由厨师当场烤成,但太粗糙了,只适合做法国烤面包片———还是用鸡蛋粉做的。有时会有燕麦,但像胶一样黏。
美国的战时物资供应充足,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美军官兵每人都配备几套卡其布军服和呢料军服;另外还有工作服、夹克、大衣、鸭绒睡袋、皮靴、雨衣等等。在食品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花样翻新的各式罐头。
1937年,美国的霍梅尔食品公司首次生产了“罐头午餐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帕姆罐头午餐肉成了二战盟军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美军食谱,中午和晚上,有罐头食品炖梅干,在废罐头上加热的肉末杂菜,肉大部分是斯帕姆午餐肉,被称为“神秘肉”。许多美国军队中的现役人员都讨厌看到斯帕姆午餐肉。美军士兵评论说:“厨师们会在早餐时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则把它放在米糕里,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馅饼。天知道他们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午餐肉,一定是成桶成桶订购来的!……炖斯帕姆午餐肉,斯帕姆午餐肉派,还有煮斯帕姆午餐肉涂油脂!”
战后,艾森豪威尔将军见到霍梅尔公司的总裁,他感谢他们的斯帕姆午餐肉,然后笑着补充说:“但你们是不是没有必要给我们送那么多过去?”
许多在战后接受过美军食品援助的人说,我喜欢吃午餐肉,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这样,可以说吃午餐肉是我在那个艰难岁月的一种美好的享受与回忆,我长大后,它一直是我的最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野战食品发展很快。野战食品的种类超过23种。 C型食品(单兵作战食品)是在二战中最常见、士兵们吃得最多的伙食。它约重 3千克,有11种餐可供士兵选择,其中5种含有豆类。美军还为特种作战小分队,包括进行丛林战和山地战的部队,研制了特殊食品,称为 B型食品,主要配给10 0人的小分队。
美军在二战时广泛使用工业化生产包装的战斗口粮(Combat rations),其演变和配方相当复杂。朋友们看二战片时常听说有三种,即C口粮(C ration),K口粮 (K ration)和D口粮(D ration)。
C战斗口粮是从1938年开始研制的。美军C战斗口粮特别设计用于没有餐厅的实战条件下的部队,要求便于单兵携带,满足三餐营养。
C战斗口粮包装在6个小铁皮罐头内和一个附件包。其中三个铁皮罐头是肉类,称为M成分。另外三个铁皮罐头是面包类,称为B成分。6个罐头组成一天的口粮。多数情况下美军C战斗口粮为冷餐。但也可加热食用。
M成分有多种配方:有肉和豆类,肉块和蔬菜,肉和通心面条,腊肉,鸡蛋和土豆,肉和面条,猪肉和米饭,香肠和豆类,猪肉和豆类,腊肉和利马豆,鸡肉和蔬菜。这些东西煮熟后分装在铁皮罐头里,装在木头箱或纸箱里运往前线。后勤人员配餐时根据不同配餐方案组合而成。例如:M1号组合方案包括火腿, 鸡蛋和土豆,肉和豆类,鸡,蔬菜;M4号组合方案包括猪肉和豆类,肉,通心粉,火腿,利马豆。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方案都兼顾了营养,热量和口味。
B成分也有多种配方:有饼干,混合压缩麦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干,速溶咖啡,蔗糖,速溶柠檬粉或橙粉,水果糖,果酱,可可饮料粉和褐色牛奶糖。后勤人员配餐时根据不同配方加入不同成分即可。例如B1号组合方案是:饼干,压缩混合麦片,咖啡,方糖块,糖衣花生仁。B4号组合方案与B1号一样,只是用巧克力豆取代了糖衣花生仁。
把上述M1的三个罐头和B4的三个罐头放在一起就是一个C战斗口粮。当然不要忘了配发一个附件包。附件包里面有九只高级香烟,净化水药片,火柴,卫生纸,口香糖和开罐头器。
还有一种在二战期间被美军广泛使用的是K野战口粮(K Field Rations)。K口粮最初于1942年起被美国陆军采用,最早使用K口粮的部队是伞兵。
早期的K口粮是包在棕色纸盒里。后来发展成彩色纸盒,早餐盒为棕色,正餐盒为绿色,晚餐盒为兰色。这种颜色的区分使士兵们很容易选择自己需要的食物种类。
K战斗口粮的正餐盒,内有奶酪罐头,饼干,糖果,口香糖,饮料粉,砂糖,盐片,香烟,火柴,开罐头刀和木勺。
K战斗口粮的晚餐盒,内有肉类罐头,饼干,肉羹,糖果,口香糖,速溶咖啡粉,砂糖,香烟,开罐头刀,卫生纸和木勺。
另一种战斗口粮D在二战中是非常有名食品。它的成分就有一种,巧克力糖。D口粮是高热量的高级食品,由于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巧克力,美军也把D口粮当作鼓励士气的好东西。D口粮重124克,由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荷西市的荷西公司生产。顺便提一下,荷西也是温特斯中尉的老家。“荷西”热带巧克力(Tropical)是荷西公司于1943年根据军方要求研制出的耐热型产品。
荷西巧克力以它不可抗拒的味道,在物资极其匮乏战争中风行全球,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也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在电视剧“兄弟连”里就有一个镜头,E连的韦伯斯特把巧克力送给了一个从未品尝过巧克力的荷兰孩子。
荷西在二战结束时共生产了30亿条巧克力,其生产能力的最高峰是每周2400万条。
德军和日军甚至英军都特别羡慕美军的战斗口粮和香烟。诺曼底登陆后许多美军被俘后掏出战斗口粮大吃大喝,把看守他们的德军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已经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食品了。 -
德国兰斯朵夫VIIIB战俘营,在1942年4月12-18日,1个星期内盟国战俘的配给量:
这些每日的平均配给只能够提供1794卡路里
面包:2300克
土豆:3600克
茶:13克
糖:175克
燕麦:70克
乾酪:78克
果酱:25克
人造黄油:55克
脂肪:130克
大麦:30克
泡菜:135克
蜂蜜:150克
香肠:80克
肉:134克
鱼:50克
豌豆:70克
芜箐(甘蓝):2700克
总共重量:9795克
在战争中,被美国俘获的轴心国战俘相对食品供应较好,基本能够保证生存需要。但是在45年战争结束后俘虏的德国战俘由于纳粹集中营的恶劣影响,受到残酷对待。
在二战后勤保障中,千军万马的饮食是绝对不能马虎的,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
[quote]原帖由 [i]bluesun[/i] 于 2008-2-18 22:40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199&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2K是么?
H蛋LH
船体我不算
就LH全部只装一发H蛋
你2K一炮就是48万H
你还是双H蛋的,那就是96万了
我说的是在非EU区养这样的舰队
前前后后有4轮了
边境、内地、EU我都住过
非EU区氦厂全部XX+精练V能有10万一小时算是很 ... [/quote]农民做船有农民的用法,一般的H蛋带6-7回合齐射油就行了,我算这2000带了1000万的油打了胜仗eu地主这里要点不过分吧,跑路油874空投点,农民最承受不起的就是好不容易一个大编队出来给灰掉,当然如果是跟着机动部队跑那是肯定消耗不起的。
-
[quote]原帖由 [i]多功能打字机[/i] 于 2008-2-18 22:43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216&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家大马要是没有橡胶和石油,小鬼子擂你吗?再说了英国现任女王在二战时可是公主哦,你不能随便把人老爸说死了。 [/quote]
大马要是啥资源都没有英国佬吃饱了撑的去殖民。
-
[quote]原帖由 [i]多功能打字机[/i] 于 2008-2-18 22:43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216&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color=Red]你家大马[/color]要是没有橡胶和石油,小鬼子擂你吗?再说了英国现任女王在二战时可是公主哦,你不能随便把人老爸说死了。 [/quote]
[quote]原帖由 [i]多功能打字机[/i] 于 2008-2-18 22:35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185&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color=Red]殖民地势领土吗[/color]?再说了,东南亚的殖民地都有自己的称呼。 [/quote]
我都不想说了 -
[quote]原帖由 [i]修次[/i] 于 2008-2-18 23:03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281&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当时
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才素英联邦
别的素殖民地 [/quote]
貌似某港事件后女王说:殖民地的人们!
帮我打赢了,就给你们自由 -
[quote]原帖由 [i]bluesun[/i] 于 2008-2-18 23:07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301&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貌似某港事件后女王说:殖民地的人们!
帮我打赢了,就给你们自由 [/quote]我在楼上给你普及了,二战的时候英国没有女王。
-
[quote]原帖由 [i]多功能打字机[/i] 于 2008-2-18 23:09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308&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在楼上给你普及了,二战的时候英国没有女王。 [/quote]
乃认真鸟
偶说过是英国女王么?:lol3: -
[quote]原帖由 [i]多功能打字机[/i] 于 2008-2-18 23:09 发表 [url=http://bbs.xyz-sof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8308&ptid=20614][img]http://bbs.xyz-soft.co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在楼上给你普及了,二战的时候英国没有女王。 [/quote]
当时素乔治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