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莫出界 网民非暴民
-
写于2008年1月28日 05:37 最后由 编辑
网上流行“恶搞”。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性命呼叫转移”等经典之作,可谓“恶搞”非恶,确实给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欢乐。只是,这种“恶搞”有时实在名副其实——比如岁末年初的“很黄很暴力”事件。13岁的北京小女孩张殊凡只因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说了句“……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便成为部分网民的攻击对象,人肉搜索、谩骂、嘲弄甚至是侮辱。这样的“恶搞”,带给人们的只是忧虑和愤慨,而不是笑声。
就因一句“很黄很暴力”,便到处是攻击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视频、图片、漫画、文字,甚至充斥着真正“很黄很暴力”的谩骂和色情。这些恶搞行为表明,互联网世界里的确活动着一些文化水平低下、语言肮脏不堪、思想极端幼稚的人。对这样一些热衷于人身攻击的人,对这样一些失去起码善恶标准和理性的人,用“网络暴民”来称呼真的毫不为过。
平心而论,对于一位年仅13岁的孩子来说,不管她说得是否严谨,是否正确,甚至是否真实,都不能成为恶搞和围剿她的正当理由。即使她说错话说假话,即使她触犯了谁,也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何至于到这种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这样的恶搞,已经远远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范畴,肯定会对她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很多网民匿名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这种行为,实际上也已经远远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边界。这种群体暴力倾向应该引起网民的足够重视。
俺不知道张殊凡到底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页面,是不是“很黄很暴力”也无从评价。不过从这些恶搞者的行为看,小殊凡所言真的不算凭空捏造或者危言耸听:对一个孩子的这种肆意恶搞和舆论围剿,本身不就是不折不扣的暴力?搜索相关帖子时看到有人在嘲笑张殊凡时说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很黄很暴力”的SM页面,不也充分证明确实有人瞪大了眼睛找的就是淫秽色情?
“很黄很暴力”风波不能代表网民的普遍心理和基本倾向,但实在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自由,但它也确实让一些丑相走上了公众舆论的舞台! 扑通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ed527010085y0.html[/url]